关于视频格式的一些知识普及
作者:北宁
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437096/answer/18230811
文章想抱走可以,把ACI字幕组技术部标上。
此答案同样适用于在封装以AVC H.264视频编码格式时,MKV在封装内容的支持性之外还有哪些优势让他在互联网高清视频的发布中受到更多字幕组和RIP组的欢迎?RM、RMVB、MKV、MP4、AVI 等视频格式有哪些区别?各自的优势劣势是什么? 等问题。
ACI字幕组打杂,一直在压制。
(Aug.16更新:加了3个例子。)
(Aug.10:更新3)b)section一处错误,感谢@nfs king 的指正。)
(Aug.9:答案随题目而更新,放在原答案最后。)
开始解答:
0.首先说一句我们的需求:
请注意,我们的作品不仅要在各种电脑上(从Xeon到Celeron)看,还要在质量参差不齐的平板、手机上播放。同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在线版片源,供在线观看。
我们希望,压出的片子清晰美观,但也不能太大。如果供在线观看,需要保证小水管也可以正常播放,在带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缓冲。
以下的选择都服务于上面这些要求。
1.为什么影视组发布一般能用mkv(多音轨多字幕)和rm、rmvb(都是下载后看觉得没必要这个)而不用f4v和flv
1)为什么MKV(图片请看@阿德 的答案。)
MKV是个很好的封装,可以封进去很多东西,例如多字幕,多音轨。
对于某些BD转录自带多声道的片子(例如,我们一直想做的PilotsEye的某些片源,还有需要“副音轨”的片子,例如,《化物语》的副音轨,也叫评论音轨,随便怎么叫了。),或者需要多字幕的片子(例如,CASO的凉宫,正经字幕+吐槽字幕,或者PilotsEye的某些片源自带多语字幕),MKV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它能如此封装。
例子是,Yes,Minister, Yes,Prime Minister (TLF新装)_sennheiser_新浪博客 ,5字幕。
再例如,(修复错误)【TD字幕组】【化物语副音轨】bakemonogatari commentGB 明明是副音轨,但还是要重新把片子下一遍。对于观看没影响,对于收藏来说,略显不便。当然,字幕的版权问题是另一个方面,但是我们这个部分仅作技术讨论。
比较强大的例子是:CASOBDRIP1920x10801-28[25G] 注意,双音轨,三字幕。rm,flv,MP4封装都是没法做到这种效果的。
声明:本文所引链接仅出于技术讨论之用。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私信我进行处理。
但是,由于可能需要调整分离器等”复杂“设置,会对非专业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
所以,在生产中,MKV一般只用于有特殊需求的时候。The simpler, the better.
2)为什么rm,rmvb,以及为什么现在大家不用它们
rmvb和rm是一样的东西,”vb“代表可变比特率。(为小白讲一句:这代表,在画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码率,以减小文件大小;在画面变化大的时候,可以增加码率,使视频依然保持清晰,不出现模糊,色块等问题。)
rm格式是当年的主打,因为压缩率高,画面可以接受。
但是,问题在于:
a)realmedia闭源。这造成很多播放器无法播放rm,因为需要交授权费。这个问题在机顶盒等嵌入式设备上尤为突出。
b)在带宽不那么紧张的今天,rm无法提供更好的画质,以适应播放条件更加宽松的高清需求。具体有很多对比,SOSG做过一个测试,详细的阐述了这个问题,此次不再赘言。结论是:在同样码率(可以理解为文件大小)的情况下,H.264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
c)看不到realmedia改进的希望。real公司一直坚持闭源,无视环境变化。没有拿出任何令人兴奋的改进。
d)rm对在线视频不甚友好。
3)为什么不用f4v或flv
a)这节讨论建立在下载版视频的基础上。
1)观众普遍认为,flv格式”不清晰“,虽然这是不正确的。是否清晰与封装没什么关系。
2)f4v过于小众,观众可能会不知道如何播放。
囧答案。嗯。
b)flv还是有用的
目前,flv内封装H264+AAC,这个被所有的视频网站支持,从youtube到sina都在用。
所以,我们在发布在线版本视频的时候,肯定会采用这个格式。
(Aug.8 UPDATE:因为我们要达到上传后不被二次转码的目的;其他格式上传后,会被各大网站转码成不清晰的渣视频。所以我们会压flv,但大家是下不到这个版本的,因为我们不会把这个版本提供下载,只会把MP4版本提供下载。)
顺便说下,目前业界主流的封装是MP4.因为MP4有着良好的特性,并对HTML5友好。
2.封装格式一般都对应的有很多编码格式(见上图),在其他设置一样的情况下(音频视频的采样率,声道,通道都一样)选不同编码器最后大小有什么不同(是
不是越后出的标准也先进,越好比如H.264到H.265)?
H264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好的编码器和坏的编码器,质量和码率会天上地下。
目前主流的H264编码器是开源的x264,完美的平衡了各种因素。
其他的编码器没有太用过,但是,好的制式+编码器可以做出高画质+低码率,坏的反之。
在编码时,有大量的参数可以调整。这些参数控制了码率。同时,大多数编码器可以直接自动化控制最终的目标码率,只需要输入预期。
理论上是越后出的越先进,但是,后出的标准,需要编码器跟上。如果没有好的编码器,好的标准也没有用武之地。H264被rm压制了很多年,直到几个很好的编码器横空出世,才奠定了今天的地位。
举俩栗子:
1)vp8在H264后出现(VP8 2008年,H264 2003年)。事实是,VP8并不优于H264,某些时候甚至劣于H264。
2)H265是目前最新的技术。但是,在目前的编码技术下,H265的编码时间是H264的N倍,画质没有明显提升。
(大热天的,不找引文了,也不是写论文喵~)
ACI字幕组技术部曾经进行过关于VP8,H265的讨论、研究和测试。
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欢迎新技术的发展,但是,技术的推出,和进入生产,是两回事。
以上为一家之言,经验匮乏,才疏学浅,如有问题,敬请赐教!
--------Aug.9答案补充------
随题目而继续更新。
1.说的先有概念再试验后有一定技术,大家一起完善标准,最后还是看推广以及环境的选择 举个例子ipv6早就有了,至今没有普及,不好么吧 在举个有意思的例子 电力宽带(电力宽带_百度百科)技术早就有了,可是我也是最近才知道 关于解码器这个我觉得现在不是问题,联网后分分钟的事 我自己一直用迅雷看看 .csf .vp6(极品飞车9里电影文件)等其他游戏里罕见视频格式一般都能打开 所以软解都不是问题,在以后智能电视盒子什么普及的时代还是看处理性能
这个问题简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可以很快的更新软件解码器,只要配置够用。但是,硬件解码器是无法更新的,就像A卡就是绑上火箭也开不了N卡的CUDA一样。这个问题在移动端将更为严重,因为移动处理器的性能远不及桌面处理器,这在未来不会有太大改变。
这种情况导致了,除非有十分大的优势,新格式是很难将旧格式挤出市场的。具体表现在,即使是现在,还是有大量的字幕组在制作rmvb,而不选用H264。技术惰性是一个原因,也可能技术的更新不足以使他们做出改变吧。。。
2 关于视频的编码为什么是rmvb我有点感悟不知对不①资源抢先发布时不希望防止别人用自己的东西,我这样压缩进去的话别人用不了(还有加水印),增加了成本你要用自己的先找无字幕视频再做字幕还压缩 而不是直接mkv里字幕改改就行的 至于格式估计只是习惯而已 (ps.故事小女孩问妈妈我们蒸香肠为什么要切三段后放进去?妈妈说不知道,我小时候你奶奶就是这样子,打电话问奶奶才得知原因是以前微波炉比较小装不下。)可见习惯的力量 压制组进去的话估计提供全套的工具和教程 重点就不在压制上而在与快速发布上,除非出的新技术不得不改(我们设想下以后影像是分层的,对于不同画面有针对性压缩) 像比较久的视频主要就是mkv了比如纪录片和经典的东西(宫崎骏的 迪士尼的(这个估计就是正版转的吧 多字幕多音轨))
对。十分正确。
题主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但是,作为字幕组成员,我的理解角度和题主的略有不同。
在这里,我叙述一下我的看法,与题主共勉。
以下的生产环境皆为字幕组。生肉是另一个话题了。
(吐槽:这个问题可以详细展开,能写本小册子。。。)
这段的争论是硬字幕和软字幕的战争,也就是OC和CC的战争。具体到我们这个问题上,是不硬压制入字幕的MKV封装和必须压制进字幕的rmvb、MP4封装的战争。
对于字幕组而言,他们的资产之一就是这些字幕源文件。一旦其他人拿到了这些文件,他们可以自己下载生肉,对其进行任意修改,并重新发布。这种行为对于字幕组而言是重大打击;所以,字幕组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字幕源文件,而不是为了知识共享这一高尚的行为而放出源文件。的确,绝大部分字幕组都会公开自己的字幕文件,但几乎都不是第一时间发布——为了保护自己。
在这里,请再次回想一下第0节提到的指导思想:让各种设备,各种程度的观众都能方便快捷地观赏作品。
在这些思想的前提下,我们分析一下各个格式的利弊:
MKV可以封装进章节,各种视频格式与音频格式,封装数条音轨,字幕、字体文件。具体请参考@阿德 的答案,他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深入的理解。
那么,MKV的好处在于,给观众最大的自由度:可以随便调整最终的输出,达到最佳的观看体验。对于收藏人士、喜欢折腾的人、专业人士(当然和@著驿 的专业比不了啦~业余级的专业)来说,MKV可以带来最佳体验。
但是,这种自由度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1.对于新手,移动设备来说,MKV的自由度是个灾难:各大论坛中充斥了播放的报错,涉及的格式几乎都是MKV。因为,可调节的东西太多,对新手而言,造成播放结果不可控。这是灾难性的。
2.字幕文件的流失不可控。通过工具,可以很简便地提取出MKV中封装的各种文件,如果字幕组不愿意放出字幕文件,则一定不会使用这种格式——透露自己核心科技了。
3.偏见。公众抱有偏见,认为MKV一定要清晰。这造成,没有高清片源,字幕组不愿制作MKV.
4.技术难度。MKV的制作比MP4等格式复杂,不适宜对时间敏感的视频发布,例如新番。
简直就是Android和Apple的战争。。。
评论已关闭